华夏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诗词歌赋文化传承,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留下无数动人诗篇,本站的古诗大全提供古代诗歌的原文及解释,内容包括:唐诗三百首,古诗三百首,宋词三百首,宋词精选,古诗十九首,诗经,楚辞,乐府,全唐诗,全宋词,全元曲。
昔游未远, 记湘皋闻瑟, 沣浦捐_。 因觅孤山林处士, 来踏梅根残雪。 獠女供花, 伧儿行酒, 卧看青门辙。 一丘吾老, 可怜情事空切。 曾见海作桑田, 仙人云表, 笑汝真痴绝。 说与依依王谢燕, 应有凉风时节。 越只青山, 吴惟芳草, 万古皆沈灭。 绕枝三币, 白头歌尽明月。
起幽适。 丙午七月既望, 声伯约予与赵景鲁、景望、萧和父、裕父、时父、恭父大舟浮湘, 放乎中流。 山水空寒, 烟月交映, 凄然其为秋也。 坐客皆小冠綀服, 或弹琴、或浩歌、或自酌、或援笔搜句。 予度此曲, 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, 于双调中吹之。 鬲指亦谓之过腔, 见晁无咎集。 凡能吹竹者, 便能过腔也五湖旧约, 问经年底事, 长负清景。 暝入西山, 渐唤我、一叶夷犹乘兴。 倦网都收, 归禽时度, 月上汀洲冷。 中流容与, 画桡不点清镜。 谁解唤起湘灵, 烟鬟雾鬓, 理哀弦鸿阵。 玉尘谈玄, 叹坐客、多少风流名胜。 暗柳萧萧, 飞星冉冉, 夜久知秋信。 鲈鱼应好, 旧家乐事谁省。
予去武昌十年, 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, 闻小姬歌此词, 问之颇能道其事, 还吴为予言之。 兴怀昔游, 且伤今之离索也月冷龙沙, 尘清虎落, 今年汉酺初赐。 新翻胡部曲, 听毡幕、元戎歌吹。 层楼高峙。 看槛曲萦红, 檐牙飞翠。 人姝丽。 粉香吹下, 夜寒风细。 此地。 宜有词仙, 拥素云黄鹤, 与君游戏。 玉梯凝望久, 叹芳草、萋萋千里。 天涯情味。 仗酒祓清愁, 花销英气。 西山外。 是来还卷, 一帘秋霁。
闻马嘶。 出城四顾, 则荒烟野草, 不胜凄黯, 乃著此解。 琴有凄凉调, 假以为名。 凡曲言犯者, 谓以宫犯商、商犯宫之类。 如道调宫上字住, 双调亦上字住。 所住字同, 故道调曲中犯双调, 或于双调曲中犯道调, 其他准此。 唐人乐书云:犯有正、旁、偏、侧。 宫犯宫为正, 宫犯商为旁, 宫犯角为偏, 宫犯羽为侧。 此说非也。 十二宫所住字各不同, 不容相犯, 十二宫特可犯商、角、羽耳。 予归行都, 以此曲示国工田正德, 使以哑XXXX栗角吹之, 其韵极美, 亦曰瑞鹤仙影绿杨巷陌。 秋风起、边城一片离索。 马嘶渐远, 人归甚处, 戍楼吹角。 情怀正恶。 更衰草寒烟淡薄。 似当时、将军部曲, 迤逦度沙漠。 追念西湖上, 小舫携歌, 晚花行乐。 旧游在否, 想如今、翠凋红落。 漫写羊裙, 等新雁来时系著。 怕匆匆、不肯寄与, 误后约。
古帘空, 坠月皎。 坐久西窗人悄。 蛩吟苦, 渐漏水丁丁, 箭壶催晓。 引凉_、动翠葆。 露脚斜飞云表。 因嗟念, 似去国情怀, 暮帆烟草。 带眼销磨, 为近日、愁多顿老。 卫娘何在, 宋玉归来, 两地暗萦绕。 摇落江枫早。 嫩约无凭, 幽梦又杳。 但盈盈、泪洒单衣, 今夕何恨未了。
篷方底, 舟师行歌, 徐徐曳之如偃卧榻上, 无动摇突兀势, 以故得尽情骋望。 予欲家焉而未得, 作徵招以寄兴。 徵招、角招者, 政和间, 大晟府尝制数十曲, 音节驳矣。 予尝考唐田畸声律要诀云:徵与二变之调, 成非流美, 故自古少徵调曲也。 徵为去母调, 如黄钟之徵, 以黄钟为线, 不用黄钟乃谐。 故随唐旧谱, 不用母声, 琴家无媒调、商调之类。 皆徵也, 亦皆具母弦而不用。 其说详于予所作琴书。 然黄钟以林钟为徵, 住声於林钟。 若不用黄钟声, 便自成林钟宫矣。 故大晟府徵调兼母声, 一句似林钟均, 所以当时有落韵之语。 予尝使人吹而听之, 寄君声于臣民事物之中, 清者高而亢, 浊者下而遗, 万宝常所谓宫离而不附者是已。 因再三推寻唐谱并琴弦法而得其意。 黄钟徵虽不用母声, 亦不可多用变徵蕤宾、变宫庆钟声。 若不用黄钟而用蕤宾、应钟, 即是林钟宫矣。 余十一均徵调傲此。 其法可谓善矣。 然无清声, 只可施之琴瑟, 难入燕乐。 故燕乐阙徵调, 不必补可也。 此一曲乃予昔所制, 因旧央正宫齐天乐慢前两拍是徵调, 故足成之。 虽兼用母声, 较大晟央为无病矣。 此曲依晋史名曰黄钟下微调、角招曰黄钟清角调潮回却过西陵浦, 扁舟仅容居士。 去得几何时, 黍离离如此。 客途今倦矣。 漫赢得、一襟诗思。 记忆江南, 落帆沙际, 此行还是。 迤逦。 剡中山, 重相见、依依故人情味。 似怨不来游, 拥愁鬟十二。 一丘聊复尔。 也孤负、幼舆高志。 水洪晚, 漠漠摇烟, 奈未成归计。
吹香薄人。 已而商卿归吴兴, 予独来, 则山横春烟, 新柳被水, 游人容与飞花中。 怅然有怀, 作此寄之。 商卿善歌声, 稍以儒雅缘饰。 予每自度曲, 吟洞箫, 商卿辄歌而和之, 极有山林缥缈之思。 今予离忧, 商卿一行作吏, 殆无复此乐矣为春瘦。 何堪更绕西湖, 尽是垂柳。 自看烟外岫。 记得与君, 湖上携手。 君归未久。 早乱落、香红千亩。 一叶凌波缥缈, 过三十六离宫, 遣游人回首。 犹有。 画船障袖。 青楼倚扇, 相映人争秀。 翠翘光欲溜。 爱著宫黄, 而今时候。 伤春似旧。 荡一点、春心如酒。 写入吴丝自奏。 问谁识, 曲中心、花前友。
花相送到青墩。 ”亦可见矣。 丁未之夏, 予游千岩, 数往来红香中。 自度此曲, 以无射宫歌之簟枕邀凉, 琴书换曰, 睡余无力。 细洒冰泉, 并刀破甘碧。 墙头唤酒, 谁问讯、城南诗客。 岑寂。 高柳晚蝉, 说西风消息。 虹梁水陌。 鱼浪吹香, 红衣半狼藉。 维舟试望故国。 眇天北。 可惜渚边沙外, 不共美人游历。 问甚时同赋, 三十六陂秋色。
苔枝缀玉。 有翠禽小小。 枝上同宿。 客里相逢, 篱角黄昏, 无言自倚修竹。 照君不惯胡沙远, 但暗忆、江南江北。 想佩环、月夜归来, 化作此花幽独。 犹记深营旧事, 那人正睡里, 飞近蛾绿。 莫似春风, 不管盈盈, 早与安排金屋。 还教一片随波去, 又却怨、玉龙哀曲。 等恁时、重觅幽香, 已入小窗横幅。
松江烟浦。 是千古三高, 游衍佳处。 须信石湖仙, 似鸱夷、翩然引去。 浮云安在, 我自爱、绿香红舞。 容与。 看世间、几度今古。 卢沟旧曾驻马, 为黄花、闲吟秀句。 见说胡儿, 也学纶巾_雨。 玉友金蕉, 玉人金缕。 缓移筝柱。 闻好语。 明年定在槐府。
夹道, 依依可怜。 因度此阕, 以纾客怀空城晓角。 吹入垂杨陌。 马上单衣寒恻恻。 看尽鹅黄嫩绿, 都是江南旧相识。 正岑寂。 明朝又寒食。 强携酒、小桥宅,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。 燕燕飞来, 问春何在, 唯有池塘自碧。
余颇喜自制曲。 初率意为长短句, 然后协以律, 故前后阕多不同。 桓大司马云:“昔年种柳, 依依汉南。 今看摇落, 凄怆江潭:树犹如此, 人何以堪? ”此语余深爱之。 渐吹尽, 枝头香絮, 是处人家, 绿深门户。 远浦萦回, 暮帆零乱向何许? 阅人多矣, 谁得似长亭树? 树若有情时, 不会得青青如此! 日暮, 望高城不见, 只见乱山无数。 韦郎去也, 怎忘得、玉环分付:第一是早早归来, 怕红萼无人为主。 算空有并刀, 难剪离愁千缕。
淳熙丙申至日, 予过维扬。 夜雪初霁, 荠麦弥望。 入其城, 则四顾萧条, 寒水自碧, 暮色渐起, 戍角悲吟。 予怀怆然, 感慨今昔, 因自度此曲。 千岩老人以为有“黍离”之悲也。 淮左名都, 竹西佳处, 解鞍少驻初程。 过春风十里。 尽荠麦青青。 自胡马窥江去后, 废池乔木, 犹厌言兵。 渐黄昏, 清角吹寒。 都在空城。 杜郎俊赏, 算而今、重到须惊。 纵豆蔻词工, 青楼梦好, 难赋深情。 二十四桥仍在, 波心荡、冷月无声。 念桥边红药, 年年知为谁生。
猷露坐月饮, 戏吟此曲, 盖欲一洗钿合金钗之尘。 他日野处见之, 甚为予击节也向秋来、渐疏班扇, 雨声时过金井。 堂虚已放新凉入, 湘竹最宜欹枕。 闲记省。 又还是、斜河旧约今再整。 天风夜冷。 自织锦人归, 乘槎客去, 此意有谁领。 空赢得, 今古三星炯炯。 银波相望千顷。 柳州老矣犹儿戏, 瓜果为伊三请。 云路迥。 漫说道、年年野鹊曾并影。 无人与问。 但浊酒相呼, 疏帘自卷, 微月照清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