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通治增有何涵义吗?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,提供姓名测试通治增算命,通治增名字测试,测名字通治增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,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,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通治增的含义。
汉字 | 繁体 | 拼音 | 五行 | 笔划 | 姓名学解释 |
通 | 通 | tōng | 火 | 14 | 口快伶俐,刑偶傷子,出外大吉,中年勞,晚年吉祥。 (吉) |
治 | 治 | zhì | 水 | 9 | 清雅榮貴,多才多能,中年成功隆昌,女人薄倖多災,再嫁之字。 (吉) |
增 | 增 | zēng | 土 | 15 | 福祿雙收,名利有份,中年吉祥,晚年隆昌,榮貴之字。 (吉) |
通:没有堵塞,可以通过。除精通、通晓的意义外,基本上用畅通、没有阻碍的意思,也有地位显达、显贵的意思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72020次)
通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1133,第02卷下,辵部第43字 [康熙字典]:页1258第04
通〈動〉
(形聲。從,甬聲。本義:沒有堵塞,可以通過)
同本義 [open;through;unimpeded]
通,達也。--《說文》
往來不窮謂之通。--《易·系辭》
推而行之謂之通。
坎為通。--《易·說卦》
道遠難通。--《國語·晉語》。註:「至也。」
血脈欲其通也。--《呂氏春秋·達郁》。註:「利也。」
凝絕不通聲暫歇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並序)》
中通外直。--宋·周敦頤《愛蓮說》
又如:通衢大道(四通八達的大道,指交通要道);通漕(直通水運);通塞(指境遇的順利與滯澀);通水(通水運;能行船的地域);通暢(通行無阻的);通川(有河川流
通tōng
⒈可以穿過,沒有阻礙:~行。~車。~航。
⒉能夠達到:四~八達。火車直~北京。
⒊使不阻塞:~爐子。~陰溝。
⒋瞭解,懂得:~曉。~情達理。精~專業技術。
⒌順,順利:~順。語法不~。
⒍傳達:~告。~知。~信。
⒎交往,勾結:~商。~敵。
⒏普遍,共同的:普~。~稱。
⒐全部,整個:~盤。~宵。
⒑靈活:變~。
⒒[通常]一般,平常。
⒓[通貨]
1全部貨物。
2"流通貨幣"的簡稱,包括硬幣、紙幣、支票、期票等。
⒔[通氣]
1使空氣流通。
2互相交換情況:相互~氣。及時~氣。
⒕[通俗]淺顯、明白、易懂,適合於廣大群眾需要的:~俗歌曲。
⒖[通融]例外遷就,改變辦法給人方便:~融辦理。〈引〉適當互助:大家~融著用。
⒗[通過]
1穿過,走過:~過大橋。
2議案等經會議或組織同意:這項提案已~過。
3經過:~過教育,培養人才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通tong量詞:
1〈表〉一份:兩~文件。
2〈表〉一陣:擂鼓三~。已講一~。
治:治字的含义主要是指管理、治理等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131420次)
治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7051,第11卷上,水部第106字 [康熙字典]:页614第07
治
(形聲。從水,台聲。1本義:水名。2引申義:治水;整治;修治)
同引申義 [prevent flood by water control;dredge a river;rebuild;repair]
昔禹治洪水。--酈道元《水經注》
民治渠。--褚少孫《西門豹治鄴》
遂治別院,使夫婦成禮。--《聊齋誌異·小翠》
其後治裝行,東入海求其師雲。--《史記·孝武本紀》
又如:治酒(置辦酒食);治步(修整儀容,舉止合乎法度);治任(整理行裝);治行(治嚴。整理行裝);治繕(修繕);治茸(修繕)
治理;管理;統治 [administer;govern]
治國無法則亂。--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
或勞心,或勞力。勞心者
治zhi
⒈管理:~理。~家。抓綱~國。
⒉處理,懲處、醫療、研究等:~喪。處~。~罪。懲~。醫~。~病。~學。~世之道。
⒊整理,修整:~裝。~山。~水。~淮。整~。
⒋太平,安定,跟"亂"相對:國~。天下大~。
⒌消滅病蟲害:~蟲。~蝗。
⒍〈古〉稱地方政府所在地:縣~。州~。府~。
⒎[治安]社會的秩序:~安法規。
⒏[治本]從根本上加以解決。
⒐[治標]對表面的或顯露在外的毛病給予應急的處理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治yi 1.古水名。發源於山西省寧武縣。上游即今山西﹑河北境內的桑干河。下游東流入渤海。參閱《漢書.地理志下》。
增:增字的含义比较单纯,即表示加多和添.与常用词语“增加”的意思相同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168860次)
增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9043,第13卷下,土部第72字 [康熙字典]:页238第25
增
(形聲。從土,曾聲。字本作「曾」。本義:增多)
同本義 [increase;gain;add]
增,益也。--《說文》
增,加也。--《廣雅·釋詁一》
鷹鳶猶以山為卑而增巢其上。--《荀子·法行》
殘高增下。--《淮南子·本經》
山不加增。--《列子·湯問》
增腳氣病。--唐·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
止增笑耳。--《聊齋誌異·狼三則》
乃增損。--蔡元培《圖畫》
舊時欄楯,亦遂增勝。--明·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
言其戶口,則視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。--清·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又如:增年(加壽;年齡增加);增增(眾多的樣子);增奉(增加俸祿
增zēng加,添:~加。~多。~強。~光。~產。~添。~殖(繁殖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