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赖语洋有何涵义吗?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,提供姓名测试赖语洋算命,赖语洋名字测试,测名字赖语洋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,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,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赖语洋的含义。
汉字 | 繁体 | 拼音 | 五行 | 笔划 | 姓名学解释 |
赖 | 賴 | lài | 火 | 16 | 谋为出众,清雅多才,中年劳,晚年吉祥,环境良好。 (吉) |
语 | 語 | yǔ | 木 | 14 | 有爱情厄,清雅多才,福禄双收,中年吉祥,环境良好。 (吉) |
洋 | 洋 | yáng | 水 | 10 | 清雅伶俐,多能多才,中年吉祥隆昌,幸福之字。 (吉) |
赖:得益;赢利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730次)
赖字出处:[康熙字典]:页1213第21
赖
(形声。从贝,剌声。本义:得益;赢利)
同本义 [profit;gain]
赖,赢也。――《说文》
赖,取也。――《方言十三》
先王岂有赖焉。――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:“利也。”
相语以利,相示以赖,相陈以知贾。――《国语》
为魏则益,为秦则不赖矣。――《战国策》
又如:赖利(得利)
依靠;依赖;依恃、凭藉 [rely on;depend on]
奸人赖赏而富。――《韩非子·诡使》
王室之不坏,繄伯舅是赖。――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
以有补于人君,人君赖之。――《论衡·逢遇》
而赖吾之德。――《国语·晋语》
又
赖子存之。
吾赖是以食吾躯。――明
赖lài
⒈倚靠,仗持:依~。办好这件事,有~大家同心协力。
⒉不承认:~债。抵~。证据确凿,~是~不掉的。
⒊诬陷,反过来怪人:诬~。自己错了,别~他人。
⒋怪罪,责备:学习成绩差,只能~自己努力不够。
⒌差,劣,坏:这种电视机的质量不~。
⒍停在某地,不愿离开:~在家里。
⒎[无赖]
①生活无依无靠。
②流氓:市井(街市)无~。耍无~(又指赖着不走)。
语:谈论;议论;辩论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15760次)
语字出处:[康熙字典]:页1188第18
语
(形声。从言,吾声。本义:谈论;议论;辩论)
同本义 [discuss;talk about;comment;argue;debate]
语,论也。――《说文》
于时语语。――《诗·大雅·公刘》。传:“论难曰语。”
旦日,卒中往往语。――《史记》
子不语:怪、力、乱、神。――《论语·述而》
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。――《庄子·秋水》
又如:语怪(谈论怪物);语冰(谈论冰);语议(言谈议论)
交谈,说话 [speak;say;talk]
语,言也。――《广雅》
语使能也。――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。注:“语,言也。”
又
既歌而语。
可与晤语。――《诗·陈风·东门之池》
笑
语yǔ
⒈说,谈:寡言少~。自言自~。
⒉话,言论:~言。汉~。外~。成~。
⒊代替说话的动作:手~。旗~。
⒋简单的俗话或古句:谚~。古~。~曰。
⒌虫、鸟的鸣声:蝉~。鸟~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语yù告诉:莫~人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语yù 1.告诉。 2.通"悟"。
洋:众多;广大,盛大;旧指海之中心。亦泛指海域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442760次)
洋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7045,第11卷上,水部第100字 [康熙字典]:页619第28
洋
(形聲。從水,羊聲。本義:古水名)
同本義 [Yang River]
洋水
昆倉之丘…洋水出焉,而西南流注於丑塗之水。--《山海經》
又名西鄉河。在陝西省南部。源出西鄉縣星子山,北流合木馬河會於西鄉縣東,東北流注於漢水
漢水又東,右會洋水。--《水經注》
舊指海之中心。亦泛指海域 [ocean]。今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蓋的廣大的地區,約佔地球面積的十分之七,分成四個部分,即太平洋、大西洋、印度洋、北冰洋
舊稱銀幣為洋錢,簡稱洋 [dollar]。如:銀洋
洋
盛多、廣大 [multitudinous;vast]
洋,多也。--《爾雅》。註:「洋,溢也。」
洋yang
1眾多。
2廣大;盛大。
3舊指海之中心。亦泛指海域。
4今指地球表面上廣袤的水域,約佔地球總面積的十分之七﹑海洋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九。分為四個部分。即太平洋﹑大西洋﹑印度洋﹑北冰洋。
5外國的;來自外國的。
6新奇,與眾不同。
7指現代化的(區別於"土")。
8洋錢,銀元。
9用同"烊"。熔化;溶化。
十用同"漾"。晃動。
⑾用同"漾"。拋擲。
⑿水名。又名西鄉河。在陝西省南部。源出西鄉縣星子山,北流合木馬河會於西鄉縣東,東北流注於漢水。參閱清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.陝西五.漢中府》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洋yǎng "洋洋"﹑"洋然"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洋xiang
1通"翔"。引申指翼﹑側。
2通"祥"。福,賜福。
3通"祥"。祥和。參見"洋風"。
4古水名。即今山東省的彌河。參閱《說文.水部》"洋,水"段玉裁注。
5古州名。本為漢成固縣,秦為漢中郡,北周為洋州,唐為洋州,均治今陝西省西鄉縣,明初改為洋縣。參閱清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.陝西五.漢中府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