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程存庸有何涵义吗?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,提供姓名测试程存庸算命,程存庸名字测试,测名字程存庸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,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,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程存庸的含义。
| 汉字 | 繁体 | 拼音 | 五行 | 笔划 | 姓名学解释 |
| 程 | 程 | chéng | 火 | 12 | 一生清雅榮貴,智勇雙全,中年多勞,晚年吉昌。 (吉) |
| 存 | 存 | cún | 金 | 6 | 天生聰明,義利分明,子孫興旺,中年勞,晚年隆昌。 (吉) |
| 庸 | 庸 | yōng | 土 | 11 | 義利分明,溫和賢能,事業吉昌,環境良好,欠子之字。 (吉) |

程:指规章、典范、次序等。象征道路、前途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177390次)
程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4432,第07卷上,禾部第81字 [康熙字典]:页854第10
程
(形聲。從禾,呈聲。本義:稱量穀物,並用作度量衡的總名)
度量衡的總稱 [a general name of measurements of all kinds]
按度程。--《禮記·月令》
程者,物之準也。--《荀子·致仕》
法式;章程,規格 [rules;regulations]
張蒼定章程。--《漢書·高帝紀》
又如:章程(書面寫定的組織規程或辦事條例);程考(按科舉常規考試);程品(法式;規範);程法(程式;法則)
典範;法度 [model;law;standard]
匪先民是程。--《詩·小雅》
後世以為法程。--《呂氏春秋·慎行》
又如:程律(法律);程墨(作為範本閱讀的八股文選集)
限度;期限

存:意指生存,存在,储存,保存,聚集,储蓄,结存,余留等,也引申指心里怀着某种想法,如不存任何希望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107330次)
存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9727,第14卷下,子部第13字 [康熙字典]:页278第02
存
(形聲。本義:生存;存在)
同本義 [live;exist]
存,存在也。--《爾雅》。註:「存即在。」
有天子存。--《公羊傳·隱公三年》
雖存乎人者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以其存心也。--《孟子·離婁下》
召寇則無以存矣。--《呂氏春秋·應同》
雖我之死,有子存焉。--《列子·湯問》
而吾以捕蛇獨存。--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
又如:存濟(存活;活命);存歿(活著的和死去的)
恤問,勞問 [comfort;console;soothe]
存,恤問也。--《說文》
無一介之使以存之。--《戰國策·秦策》。註:「勞問也。」
又如:存候(存問,問候);存問(
存 cun
1思念:皆人思念~想之所致也。(王充《論衡·訂鬼》)
2存在;生存:殘~。
3儲存;保存:封~。
4蓄積;聚集:小罐裡~滿了錢。
5儲蓄:~折。
6寄存:~包處。
7保留:~疑(對疑難問題暫不做出決定)。
8結存;余留:庫~。
9心裡懷著(某種想法):不~任何希望。
【存儲】把數據送入到某個存貯設備中,使用時可以從那裡取出這些數據。
【存儲器】能接收數據和保存數據,而且能根據命令提供這些數據的裝置。按中央處理機能否直接讀寫分為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。
【存儲容量】一個功能完備的基本存儲體所能彙集的位、字節或字的最大數量。位指一個二進制位(0或1),字節為8位,字為16位,如360k容量的軟盤,其容量為360×1024個字節。
【存儲系統】包括存儲控制器和存儲部件。存儲控制器用以實現取出由中央處理機所指定的操作碼和地址,並據此向存儲部件提出所有必要的選通信號和定時信號。
【存而不論】把問題擱置起來暫不討論。
【存撫】安撫。
【存款】存在銀行中的錢。
【存身】安身。
【存亡繼絕】使滅亡的國家復存,使斷絕的後嗣再續。存、繼:使復存,使繼續。
【存亡絕續】是生存還是滅亡,是繼續發展,還是滅絕。形容形勢萬分危急,已到生死關頭。絕:斷絕。續:延續。
【存現句】表示事物存在、出現或消失的句子。如、。
【存疑】對疑難問題暫不做出處理或決定。
【存在的辯證法】見【客觀辯證法】。
【存在主義】現代西方哲學中的一個非理性主義的主觀唯心主義流派。本世紀20年代產生於德國,而後流行歐美其它國家,並且成為影響資本主義世界各階層的哲學、文學、生活方式的思潮。存在主義把人的存在作為全部哲學的基礎和出發點,認為人的存在是其它一切存在物的根據,沒有人的存在,一切都會失去意義。主要代表人物為丹麥的克爾凱郭爾,德國的雅斯貝爾斯、海德格爾和法國的馬塞爾、薩特等。又稱實存主義或生存主義。
【存折】銀行、信用社等發給存款者作為存、取款憑證的小本子。

庸:本义:用;需要,平常的,平凡,不高明的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3590次)
庸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2074,第03卷下,用部第3字 [康熙字典]:页347第30
庸
(會意。小篆字形。從用,從庚。「庚更」同音,表更換。先做某事,然後更換做別的事。本義:用;需要)
同本義 [need;adopt]
庸,用也。--《說文》
疇咨若時登庸。--《書·堯典》
我生之初,尚無庸。--《詩·王風·兔爰》
齊子庸止。--《詩·齊風·南山》
靖潛庸回。--《左傳·文公十八年》
庸動長老。--《國語·周語中》
請始無庸戰。--《國語·越語上》
常與否定副詞「無」、「勿」、「弗」連用
無稽之言勿聽,弗詢之謀勿庸。--《書·大禹謨》
我無庸去,只是教閣下個至良極美的法則。--《禮記》
又如:無庸諱言;
庸yōng
⒈常,平常的:~行之謹。~言之信。
⒉平凡,不高明的:平~。~醫。~俗。~人自擾。~碌無能。
⒊用:無~諱言。
⒋豈,怎麼,難道:~可棄乎?雖得賢,~必能用之乎?
⒌〈古〉功勞:~績。
⒍〈古〉受僱傭,出賣勞動力的人:~耕。~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