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起名大全 - 名字测试石立督,石立督姓名测试2025,石立督起名用字解释

石立督名字测试,2025 姓名测试石立督,起名字测试石立督

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石立督有何涵义吗?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,提供姓名测试石立督算命,石立督名字测试,测名字石立督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,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,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石立督的含义。

请输入您的姓名:

汉字 繁体 拼音 五行 笔划 姓名学解释
   石  shí  金  5  刑偶傷子,命硬,中年奔波,晚年隆昌,雙妻之格。 (
   立  lì  火  5  病弱短壽,少年艱難,中年隆昌,二子吉祥,忌車禍之字。 (
   督  dū  火  13  憂心勞神,一貧如洗,多災難,難幸福,一生困苦。 (

石字 起名用字参考

石:本义指山石。引申指硬、坚固。石还是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(石磬)。用在人名中时,多用于指坚定的意志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75360次)

石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5978,第09卷下,石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页827第01

石字的解释

石 dan

容量單位,十斗為一石 [dan,Chinese unit of dry measure]

十斗為一石。--《說苑·辨物》

關石和鈞。--《國語·周語》。註:「今之斛也。」

一石沙,幾斤重,朝載暮載將何用?--唐·白居易《官牛》

重量單位,一百二十市斤為一石

三十斤為鈞,四鈞為石。--《漢書·律歷志上》

重不過石。--《國語·周語》。註:「百二十斤也。」

[方]︰面積單位,用以計量土地。其具體數量各地不一:有以十畝為一石的,也有以一畝為一石的。如:他家有兩石田

石 shi
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右象巖角,左象石塊。「石」是漢字的一個部首

石shi

⒈構成地殼的礦物質硬塊:~頭。礦~。巖~。

⒉指石刻:金~。碑~。

⒊使用石頭製成的:~針。~硯。~磨。

⒋〈古〉作武器用的石塊:矢~。

⒌〈古〉重量單位。一百二十斤為一~。

⒍〈古〉容量單位。十斗為一~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
石dan 1.岩石;石頭。構成地殼的礦物硬塊。 2.指隕石。 3.指磨刀石。引申為磨平。 4.樂器名。指石磬。古代八音之一。 5.指碑碣。 6.指礦物類藥物。 7.指道教用礦石煉的所謂長生的藥。 8.指砭石。古時治病用的石針。 9.引申為針砭,用石針治病。 10.結石的省稱。 11.堅固;堅硬。 12.形容聲音重濁﹑不響亮。 13.投擲。 14.通"碩"。大。參見"石師"﹑"石畫"等。 15.古地名。 16.古西域國名。 17.量詞。(今讀dan)。計算容量的單位。十斗為一石。 18.量詞。(今讀dan)。計算重量的單位。一百二十斤為一石。 19.量詞。(今讀dan)。官俸的計量單位。秦漢以為官位的品級,如萬石﹑二千石等。 20.量詞。(今讀dan)。計算弓弩強度的單位。 21.量詞。(今讀dan)。方言。計算農田畝分的單位。 22.姓。

立字 起名用字参考

立:出人头地,事业发达。意为自立、独立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889790次)

立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6642,第10卷下,立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页870第17

立字的解释

(會意。甲骨文像一人正面立地之形。本義:筆直的站立)

同本義 [stand]

立,樹也。--《說文》

君子以立不易方。--《易·恆》

噲遂入,披帷西鄉立。--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
持璧卻立。--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

立有間。--《韓非子·喻老》

賣油翁釋擔而立。--宋·歐陽修《歸田來》

或立或臥。--清·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記》

又如:挺立(直立);坐立不安;把電線桿立起來;肅立(恭敬莊嚴地站著);立托(依托);立容(站立時的儀態容表);立戟(衛士持戟侍立守衛);立談(停立交談)

聳立;樹立;建立;豎起 [erect;set upright]

立li

⒈站:~正。起~。〈引〉豎,豎起來:~碑。~旗桿。

⒉做出,定出:~功。建~。設~。

⒊締結,制定,決定:~約。~法。~志。

⒋存在,生存:獨~。自~。

⒌即刻,馬上:~刻。~即。~時。~見功效。

⒍〈古〉登上帝王、諸侯或某一位置:~帝。高祖乃~為沛公(高祖:劉邦)。

⒎用於節氣,〈表〉季節的開始:~春。~冬。

⒏[立方]

1六面都是方形的形體。

2數學上指"一數自乘三次"(本數×本數×本數)。

⒐[立體]幾何學上稱有"長、寬、厚的形體"。

⒑[立場]

1觀察和處理問題時所處的位置和所抱的態度。

2特指階級立場:工人階級~場。

督字 起名用字参考

督:本义指察看督促,监督,后也指有监督权的人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790次)

督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2162,第04卷上,目部第77字 [康熙字典]:页810第31

督字的解释

(形聲。從目,叔聲。本義:察看督促,監督)

同本義 [superintend and direct]

督,察也。--《說文》

禁督逆祀命者。--《周禮·春官·大祝》

植中樞,立督慮。--《太玄卷一周》

行督責之術。--《史記·李斯傳》

離婁督繩。--《漢書·王褒傳》

督責大臣。--《漢書·公孫賀傳》

聞將軍有意督過之。--《漢書·高帝紀》

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。--《三國誌·諸葛亮傳》

又如:

督郵(官員。系漢時代表太守督察下屬縣吏政績優劣、宣講教會等的佐吏);

督責(督察處罰);

督過(督察責罰);

督訓(督察教育);

督參(督察參驗);

督 dū

1〈古〉中央;中間:緣~以為經。(《莊子·養生主》)

2監視督促:~戰、總~。

【督促】監督催促。

【督撫】總督和巡撫。明清兩代的最高地方官。

【督軍】官名。最初由三國時魏置。歷朝皆為軍事長官或領兵將帥。北洋政府時期,為地方最高軍政長官。

【督政府】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資產階級共和制政府。1795年11月3日建立。由5名督政官組成。曾鎮壓了王黨叛亂和平等會起義。對外推行擴張政策。政局十分不穩定。1799年11月被執政府取代。

诗词歌赋文档
在线说文解字
黄历日期查询
健康自查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