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桂铁金有何涵义吗?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,提供姓名测试桂铁金算命,桂铁金名字测试,测名字桂铁金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,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,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桂铁金的含义。
汉字 | 繁体 | 拼音 | 五行 | 笔划 | 姓名学解释 |
桂 | 桂 | guì | 木 | 10 | 清雅伶俐,多才秀氣,中年吉祥,成功隆昌,女人不幸。 (吉) |
铁 | 鐵 | tiě | 金 | 21 | 刑偶伤子,一生清雅,中年吉祥,晚年劳神多病。 (吉) |
金 | 金 | jīn | 金 | 8 | 有愛情厄,多才秀氣,清雅伶俐,中年勞,晚年成功隆昌。 (吉) |
桂:桂是一种花木,这种植物四季常青,花朵芳香,十分珍贵。桂树及桂花向来都被古人视作祥瑞。旧时人称科举高中叫“月中折桂”,又称子孙仕途昌达、尊荣显贵为“兰桂齐芳”,此外桂还与“贵”谐音,象征富贵。因此,桂字也成了取名中最常用的字之一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477050次)
桂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3412,第06卷上,木部第19字 [康熙字典]:页525第02
桂〈名〉
(形聲。從木,圭聲。本義:木名。《說文》:「江南木,百藥之長。」)
肉桂(Cinnamomum cassia),常綠喬木,花黃色,果實黑色,樹皮可做健胃劑,又可調味 [cassiabark tree]
芩藭厚樸桂栝蔞。--《急就篇》
月桂屬的喬木或灌木,尤指月桂,其葉子被古希臘人用來為德爾斐神桂冠競技運動的勝利者加冠 [laurel;bay tree]
即木犀(Osmanthus fragrans),亦稱「桂花」。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葉對生、橢圓形,花黃色或黃白色,極芳香,果黑色。花可作香料 [sweet-osmanthus]
問訊吳剛何所有,吳剛捧出桂花酒。--毛澤東《蝶戀花·答李淑一》
又如:桂靄(桂
桂gui
⒈桂花樹,常綠小喬木或灌木。花黃或白色,供觀賞,又可做香料或佐食:~花糕。~花酒。
⒉桂皮樹,常綠喬木,花黃色。樹皮可供藥用,又可做調味品。
⒊肉桂,常綠喬木,花白色。樹皮供藥用,又可做香料。
⒋月桂樹,常綠喬木,花黃色。葉子可做香料。
⒌[桂冠]〈古〉希臘人用桂樹枝葉編成帽子,給予名人、英雄、或詩人,表示崇敬。
⒍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簡稱。
铁:象征坚硬、健壮。意为坚强、坚定、精锐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109860次)
铁字出处:[康熙字典]:页1328第06
铁〈名〉
(形声。从金,派1疽澹夯г亍7臚e。一种很重的可锻、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、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,纯铁为银白色,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)
同本义 [iron]
铁,黑金也。――《说文》
铁锁长三丈。――《墨子·备穴》
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。――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又如:铁冶(冶铁工场);铁山(产铁的矿山);铁石(铁与石;铁矿石);铁锡(铁和锡);铁砂(含铁的矿砂);铁炭(铁和炭);铁皮(铁的外层);铁精(纯铁)
铁制的器物 [ironware]
柄铁折叠环复――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又如:铁花(金属器物的光泽);铁戒尺(佛教徒戴在头上的
铁(鐵、銕) tiě
⒈金属元素。符号Fe。灰白色,质坚硬,有光泽,富于延伸性,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生绣。在工业上用途很大,可以炼钢,制造各种机械、器具等。
⒉〈喻〉坚固,坚硬、坚强,坚定:铜墙~壁。~拳,~人。~姑娘队。
⒊〈喻〉确定不移:~证。~的纪律。
⒋〈喻〉残暴或精锐:~蹄。~骑。
⒌兵器的代称:手无寸~。
金:金字的本义指黄金或金属,后也被当作五行之一,指西部的方位,认为金在西方,像金黄色的秋季一样。作人名用时,多用本义,寓指高贵和财运兴旺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1296270次)
金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9211,第14卷上,金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页1295第01
金〈名〉
(會意。金文字形。從人(表示覆蓋),從土,從二。從「土」,表示藏在地下;從「二」,表示藏在地下的礦物。本義:金屬)
金屬的通稱或金屬總名 [metal]
金,五色金也。黃為之長。久埋不生衣,百鍊不輕,從革不違,西方之行,生於土,從土左右。註:象金在土中形。--《說文》
西南之美者,有華山之金石焉。--《爾雅·釋地》
繫於金柅。--《易·妒》
惟金三品。--《書·禹貢》。註:「銅三色也。」
項掣金鎖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又如:五金(指金、銀、銅、鐵、錫,泛指金屬);白金(鉑的通稱;古代指銀子);金背(鏡子);金鑰(門銷或金屬門
金jīn
⒈金屬元素之一。符號Au。通稱"金子",黃赤色,質軟,延伸性強,它是一種貴重金屬。可做硬幣、日常生活用品、裝飾品等。
⒉金屬的通稱:五~。合~。
⒊錢:現~。獎~。基~。
⒋〈喻〉尊重,尊貴:~言。
⒌〈喻〉堅固:~石之交。固若~湯。
⒍打擊樂器:~鼓齊鳴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金jin 1.一說通"吟"。參見"金舌弊口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