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柴弹琴有何涵义吗?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,提供姓名测试柴弹琴算命,柴弹琴名字测试,测名字柴弹琴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,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,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柴弹琴的含义。
汉字 | 繁体 | 拼音 | 五行 | 笔划 | 姓名学解释 |
柴 | 柴 | chái | 木 | 9 | 一生清雅平凡,福祿雙收,名利有份,中年勞,晚年隆昌。 (吉) |
弹 | 彈 | dàn | 火 | 15 | 性刚果断,一生多灾,身弱多劳,虽有才能,难望幸福。 (凶) |
琴 | 琴 | qín | 木 | 13 | 命硬克父,少年艱難,中年奔波勞苦,晚年吉慶,女人薄倖。 (吉) |
柴:柴有多个读音,念chái时,主要指柴火,散碎的木材或树枝等。念zhài时,主要指覆盖,闭塞,阻塞,营寨,有篱落的村墅等。念zì时,意指积聚。念cī,主要指柴池,柴虒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470次)
柴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3594,第06卷上,木部第201字 [康熙字典]:页521第06
柴 chai
(形聲。從木,此聲。本義:捆束的細木小柴)
同本義 [faggot]
大者可析謂之薪,小者合束謂之柴。--《禮記·月令》注
乃取蒙沖鬥艦十艘,載燥荻枯柴。--《資治通鑒》
泛指木柴,小木散材,也指作燃料的木柴[firewood;wood]
柴,小木散材也。--《說文》
樹枳棘與薪柴。--《楚辭·愍命》。註:「枯枝為柴。」
是時東郡燒草,以故薪柴少。--《漢書·溝洫志》
又如:柴荊(鄉里用木板、荊條編製而成的門);柴禾(木柴;柴草);木柴;劈柴;柴水(打柴汲水);柴市(木柴交易處);柴山(生長矮小灌木雜草的山)
枯枝,老木 [fuzz stick;old woo
柴 chai
1柴火:干~。
2散碎的木材或樹枝。
3姓。
【柴達木盆地】在青海省西北部阿爾金山、祁連山、崑崙山之間,為中國三大內陸盆地之一。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。從邊緣到中部,依次為戈壁、丘陵、平原、湖泊。盆地內資源非常豐富。
【柴扉】見【柴門】。
【柴可夫斯基】(1840-1893)俄國作曲家。一生勤奮創作,主要作品有:歌劇《奧涅金》、《黑桃皇后》,舞劇《天鵝湖》、《胡桃夾子》、《睡美人》,交響詩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、《第四交響曲》、《第五交響曲》等。
【柴門】用散碎木材、樹枝等等做成的門。舊時用以比喻窮苦人家。又作柴扉。
【柴榮】(921-959)五代時後周皇帝。即周世宗。邢州龍崗(今河北邢台西南)人。在位期間(954-959),整肅吏治,均定田賦,整頓軍事,加強集權。先後南取江淮地區十四州,北復莫、瀛、易三州。為北宋統一奠定了基礎。
【柴油機】用柴油做燃料的內燃機,比汽油機功率大而燃料費用低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柴chai
⒈木、草等燃料:木~。麥桿~。上山揀~。
⒉[柴油]從石油中分餾、裂化出來的液體燃料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柴zhai 1.編木維護四周。 2.覆蓋。 3.閉塞;阻塞。 4.防守的柵欄﹑籬障。 5.營寨。 6.有籬落的村墅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柴zi 1.積聚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柴cī 1.見"柴池"﹑"柴虒"。
弹:意指个性有柔有刚,适应环境能力强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230次)
弹字出处:[康熙字典]:页360第03
弹
(形声。从弓,单声。本义:弹丸)
同本义 [bullet]
弹,行丸也。――《说文》
长安大道边,挟弹谁家儿?――唐·苏涣《变律》其三
又如:枪弹;弹子涡(卵石);枪林弹雨(形容战斗激烈);弹丸黑子(形容地域狭小)
形状像弹丸的东西,如圆形的果实;禽鸟的卵等 [a bullet-shaped thing]
其法乃以凫弹数十,黄、白各聚一器。――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》
弹弓 [slingshot]
援弹飞丸,应弦而落。――《魏书》
炸弹 [bomb]。如:燃烧弹;氢弹;烟幕弹;催泪弹
弹 dàn
①弹子;弹丸。
②枪弹、炮弹、炸弹之类的总称。又见tán。
【弹道导弹】的简称。由火箭发动机推送到一定高度和一定速度后,发动机关闭,弹头沿着预定弹道飞向目标。
【弹道曲线】炮弹飞行的轨迹。
【弹道式导弹】见【弹道导弹】。
【弹尽粮绝】见【弹尽援绝】。
【弹尽援绝】弹药用尽,又得不到补给和救援。形容战事艰难,处境十分险恶。又作弹尽粮绝。
【弹丸】
①弹弓弹射所用的泥石小球或铁制小球。
②比喻地方狭小:~之地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弹(彈)tán
⒈利用弹性射出弹丸等:~击。
⒉用手指拨弄,敲击。或手指受压后,用力伸出的动作:~琴。~冠。~了他两下。
⒊使振动:~动。~棉花。
⒋批评,抨击,检举:评~。讥~。~劾。
⒌[弹压]制服,镇压。
⒍[弹指]〈喻〉时间短暂:~指一挥间。
⒎[弹性]物体受外力后变形,外力一去即恢复原状的性能。〈引〉收缩性。
⒏[弹词]配着三弦、琵琶等弦乐器所唱的曲词,常是有说有唱,多是自弹自唱。它是流行于我国南方的民间文艺之一。
琴:琴字的原义是指一种可以弹拨或吹奏的乐器,这种乐器最早出现于周朝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635460次)
琴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8362,第12卷下,珡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页735第11
琴
(本作「琴」。象形。小篆字形,像樂器形,上面「玨」象弦和弦柱,下面象琴身。本義:撥絃樂器。俗稱古琴)
同本義 [qin, a seven-stringed plucked instrument]
琴,絃樂也。神農所作,洞越練朱五弦,周加二弦,象形。古文從瑟金省聲。--《說文》
神農氏琴長三尺六寸六分,上有五弦,曰宮商角徵羽,文王增二弦,曰少宮、少商。--《廣雅·釋樂》
樂琴書以消憂。--晉·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
又如:琴史(琴和史籍);琴書(琴與書;談論琴藝的典籍);琴床(琴案;琴幾);琴柱(琴上用以系弦的柱)
某些樂器的通稱 [a general name for certain musical
琴qin
⒈撥絃樂器,俗稱"古琴"。有五根弦,後增加為七根。
⒉某些樂器的名稱:口~。鋼~。電子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