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杭敬洋有何涵义吗?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,提供姓名测试杭敬洋算命,杭敬洋名字测试,测名字杭敬洋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,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,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杭敬洋的含义。
汉字 | 繁体 | 拼音 | 五行 | 笔划 | 姓名学解释 |
杭 | 杭 | háng | 木 | 8 | 溫和多才,清雅伶俐,中年有災,忌車怕水,晚年吉祥。 (吉) |
敬 | 敬 | jìng | 木 | 13 | 清雅榮貴,出外大吉,福祿雙收,名利永在,出國之字。 (吉) |
洋 | 洋 | yáng | 水 | 10 | 清雅伶俐,多能多才,中年吉祥隆昌,幸福之字。 (吉) |
杭:意指方舟,船。杭也是今浙江省杭州市的简称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47280次)
杭字出处:[康熙字典]:页513第06
杭
(形聲。從木,亢聲。本義:抵禦)
方舟並濟或以船渡 [ferry]
杭,渡也。--《說文》
誰謂河廣?一葦杭之!--《詩·衛風·河廣》
魂中道而無杭。--《楚辭·九章·惜誦》
又如:杭筏(渡水的筏子);杭絕(乘船渡過)
航行 [navigate]
懲往途而省究兮,吾庶以慎吾杭。--明·何景明《進舟賦》
杭〈名〉
方舟;船 [ferryboat]
杭,方舟也。--《說文》
蓋周躍魚隕杭。--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
又如:杭絕(乘船渡過)
浙江省杭州市的簡稱 [Hangzhou]。如:杭紗(杭州產的細紗布);杭紬(杭州產的粗綢);杭越(杭州和越州的並稱)
杭hang杭州市,在浙江省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杭kang 1.御。 2.昂起。 3.高。參見"杭杭"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杭kāng 1.見"杭莊"。
敬:敬字的原义是敬肃、不怠慢,引申为尊敬、敬意。人名用敬字,主要表示仰慕、尊敬之义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196630次)
敬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5788,第09卷上,茍部第2字 [康熙字典]:页473第35
敬
(會意。從,以手執杖或執鞭,表示敲打,從苟,有緊急、急迫之義。本義:恭敬;端肅。恭在外表,敬存內心)
同本義 [respectfully]
敬,肅也。--《說文》
毋不敬何允。--《禮記·曲禮》。註:「在貌為恭,在心為敬。」
賓客主恭,祭祀主敬。--《禮記·少儀》
入門主敬,升堂主慎。--《儀禮·聘禮》
敬德之聚也。--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三年》
敬諾。--《戰國策·趙策》
敬受命。--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
敬進如姬。--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
敬聞命關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又如:敬讓(恭敬謙讓);敬誠緝熙(恭敬誠實而光明);
敬jing
⒈尊重,熱愛,仰慕,佩服:尊~。~業。~愛。~仰。~慕。~佩。
⒉以禮貌待人:~客。~之有禮。
⒊有禮貌的送上:~獻。~茶。恭~奉送。
⒋〈表〉敬意的禮物:喜~。
⒌嚴肅,慎重:~慎。~始而慎終。
⒍[敬意]尊敬的心情。
洋:众多;广大,盛大;旧指海之中心。亦泛指海域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442760次)
洋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7045,第11卷上,水部第100字 [康熙字典]:页619第28
洋
(形聲。從水,羊聲。本義:古水名)
同本義 [Yang River]
洋水
昆倉之丘…洋水出焉,而西南流注於丑塗之水。--《山海經》
又名西鄉河。在陝西省南部。源出西鄉縣星子山,北流合木馬河會於西鄉縣東,東北流注於漢水
漢水又東,右會洋水。--《水經注》
舊指海之中心。亦泛指海域 [ocean]。今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蓋的廣大的地區,約佔地球面積的十分之七,分成四個部分,即太平洋、大西洋、印度洋、北冰洋
舊稱銀幣為洋錢,簡稱洋 [dollar]。如:銀洋
洋
盛多、廣大 [multitudinous;vast]
洋,多也。--《爾雅》。註:「洋,溢也。」
洋yang
1眾多。
2廣大;盛大。
3舊指海之中心。亦泛指海域。
4今指地球表面上廣袤的水域,約佔地球總面積的十分之七﹑海洋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九。分為四個部分。即太平洋﹑大西洋﹑印度洋﹑北冰洋。
5外國的;來自外國的。
6新奇,與眾不同。
7指現代化的(區別於"土")。
8洋錢,銀元。
9用同"烊"。熔化;溶化。
十用同"漾"。晃動。
⑾用同"漾"。拋擲。
⑿水名。又名西鄉河。在陝西省南部。源出西鄉縣星子山,北流合木馬河會於西鄉縣東,東北流注於漢水。參閱清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.陝西五.漢中府》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洋yǎng "洋洋"﹑"洋然"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洋xiang
1通"翔"。引申指翼﹑側。
2通"祥"。福,賜福。
3通"祥"。祥和。參見"洋風"。
4古水名。即今山東省的彌河。參閱《說文.水部》"洋,水"段玉裁注。
5古州名。本為漢成固縣,秦為漢中郡,北周為洋州,唐為洋州,均治今陝西省西鄉縣,明初改為洋縣。參閱清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.陝西五.漢中府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