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起名大全 - 名字测试徐宛桐,徐宛桐姓名测试2025,徐宛桐起名用字解释

徐宛桐名字测试,2025 姓名测试徐宛桐,起名字测试徐宛桐

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徐宛桐有何涵义吗?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,提供姓名测试徐宛桐算命,徐宛桐名字测试,测名字徐宛桐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,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,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徐宛桐的含义。

请输入您的姓名:

汉字 繁体 拼音 五行 笔划 姓名学解释
   徐  xú  金  10   (
   宛  wǎn  土  8  秀氣巧妙,多才伶俐,溫和賢能,出外吉祥,一生英敏幸福。 (
   桐  tóng  木  10  刑偶傷子,雙妻之格,中年勞,晚年隆昌,榮華之字。 (

徐字 起名用字参考

徐:缓慢,慢慢地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23470次)

徐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1237,第02卷下,彳部第16字 [康熙字典]:页367第11

徐字的解释

(形聲。從彳,余聲。雙人旁與行走有關。本義:慢步走)

同本義 [walk slowly]

徐,安行也。--《說文》

乃徐有說。--《易·困》。虞註:「坤為徐。」

徐其攻而留其日。--《戰國策·宋策》

故其疾如風,其徐如林。--《孫子·軍爭》

攝提運衡,徐至於射宮。--《文選·張衡·東京賦》

散開 [spread]

執徐之歲,歲早旱,晚水。--《淮南子》

緩慢 [gently;slowly]

不徐不疾,得之於手而應於心。--《莊子·天道》

入而徐趨。--《戰國策·趙策》

此事當徐議之。--《宋史》

徐有得也。--唐·韓愈《朱文公校昌黎

徐xu緩慢,慢慢地:不~不疾(疾:快)。~ ~而行。栩xǔ

⒈櫟樹,也叫"柞樹"。

⒉[栩栩]逼真、活潑生動的樣子:~ ~如生。蓿xu[苜蓿]見苜。

宛字 起名用字参考

宛:象屋里的草弯曲自相覆盖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28540次)

宛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4541,第07卷下,宀部第10字 [康熙字典]:页284第01

宛字的解释

(形聲。從,夗聲。像屋裡的草彎曲自相覆蓋。本義:彎曲)

同本義 [bend]

宛,屈草自覆也。--《說文》

宛宛黃龍。--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

是以欲談者宛舌而固聲。--《漢書·揚雄傳下》

又如:宛妙(事物屈曲美妙);宛虹(彎曲的虹);宛曲(輾轉;曲折);宛委(彎曲;曲折);宛宛(盤旋屈曲的樣子;山川道路蜿蜒曲折);宛燀(迴旋盤曲)

晃蕩;搖動 [sway]

晴野霞飛綺,春郊柳宛絲。--白居易詩

釋散 [dispersing]

紛乎宛乎。--《莊子》。成玄英疏:「紛綸宛轉,並釋散之貌也。」

委婉;婉轉 [mild and roundabout]

一面收拾禮物,

宛wǎn

⒈曲折:~轉(

1輾轉。

2同"婉轉")。

⒉彷彿,好像,很像:~如。音容~在。~然如畫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
宛yuān 1.古時楚國地名。秦昭襄王置縣。治所在今河南南陽。戰國時為楚著名鐵產地。秦以後每為南陽郡治所。 2.用同"冤"。參見"宛惱"。 3.見"宛雛"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
宛yun 1.積聚。參見"宛財"﹑"宛暍"﹑"宛藏"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
宛yue 1.黃黑色。參見"宛黃"。

桐字 起名用字参考

桐:指桐树。家有梧桐树,引来金凤凰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35450次)

桐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3520,第06卷上,木部第127字 [康熙字典]:页525第17

桐字的解释

桐〈名〉

(形聲。從木,同聲。本義:木名,也名「榮」)

樹名 [a general term for paulownia or tung tree] 古書中多指梧桐科的梧桐,還有大戟科的油桐,玄參科的泡桐等

桐,榮也。--《說文》

榮,桐木。--《爾雅》。按,與梧同類而異,皮青而澤,莢邊綴子如乳者為梧,亦謂之青桐。皮白,材中琴瑟,有華無實者為桐,亦謂之梧桐。

其桐其椅。--《詩·小雅·湛露》

桐始華。--《禮記·月令》

工之僑得良桐。--明·劉基《郁離子·千里馬篇》

如:桐人(桐木偶);桐子(梧桐樹的果實;油桐的果實);桐木人(桐木作的人形);桐花煙(桐華煙。桐油燒的煙);

桐tong

⒈[泡桐]落葉喬木,花白色或紫色,生長快,是固沙防風的好樹。木材可制樂器、箱櫃等。

⒉[油桐]也叫"罌子桐"或"桐油樹"。落葉喬木,花白色夾帶黃紅色斑紋。果實球形,頂端尖。種子搾的油叫"桐油",可做塗料,制油漆或油墨等。木材輕軟,可做箱板等。

⒊[梧桐]見wuk梧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
桐tōng 1.輕脫貌。 2.通"通"。通達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
桐dong 1.水名。源出今安徽省廣德縣,北流注於丹陽湖。

诗词歌赋文档
在线说文解字
黄历日期查询
健康自查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