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强子放有何涵义吗?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,提供姓名测试强子放算命,强子放名字测试,测名字强子放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,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,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强子放的含义。
汉字 | 繁体 | 拼音 | 五行 | 笔划 | 姓名学解释 |
强 | 强 | qiáng | 木 | 11 | 清雅荣贵,有才能理智,中年劳或奔波,晚年吉祥,官旺。 (吉) |
子 | 子 | zǐ | 水 | 3 | 智勇雙全,清雅榮貴,中年勞,晚年隆昌,女人溫和賢淑。 (吉) |
放 | 放 | fàng | 水 | 8 | 奔波勞苦,病弱短壽,有愛情厄,中年勞,晚年吉祥。 (吉) |
强:意为有力、健壮、优越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1406770次)
强字出处:[康熙字典]:页360第04
强
(形声。从虫,弘声。本义:米中小虫)
同本义 [a black insect]
通“襁”。襁褓 [swadding clothes]
成王少在强葆之中。――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
强
(通彊。弱的反义词)
弓有力 [strong;forceful]
彊,弓有力也。――《说文》
强,健也。――《广韵》
材官引彊。――《史记·绛侯世家》
强弩之末。――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又如:强弩(用机括发射的强弓)
强盛;势力大 [strong and prosperous]
不可谓强。――《墨子·公输》
兵革之强。――《战国策·秦策》
天下强国无过齐者。――《战国策·齐策》
自胜者强。――《
强(強、彊)、犟(勥)jiàng不屈,任性,固执:倔~。脾气~。别~嘴嘛。"强"另见qiáng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强(強、彊)qiǎng
⒈硬要,迫使:~词夺理。~迫命令。
⒉尽力,竭力,勉强:~谏(谏:规劝)。~人所难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强(強、彊)qiáng
⒈健壮,有力,跟"弱"相对:~健。~壮。~大。~盛。挽弓当挽~。
⒉增多,加固:增~。加~。~本而节用,则天不能贫(本:指农业)。
⒊好,程度高:今年生活比往年~。~将手下无弱兵。工作能力~。
⒋有余,略多:百分之三十~。
⒌凶狠:~横。~暴。
⒍[强梁]蛮横不讲道理。
⒎[强调]特别着重提出或说明。
⒏[强烈]
①坚决,剧烈:~烈抗议。
②鲜明的,程度很深的:~烈的阳光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强qiāng 1.见"强水"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强jiāng 1.见"强强"。 2.通"僵"。毙,死。 3.通"僵"。僵硬,不灵活。 4.通"疆"。
子:儿,儿或女;意为有学问、有德行的人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403880次)
子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9715,第14卷下,子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页277第01
子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像小兒在襁褓中,有頭、身、臂膀,兩足象並起來的樣子。「子」是漢字的一個部首。本義:嬰兒)
同本義 [baby;infant]
子,十一月陽氣動,萬物滋,人以為偁。象形。古文從,像發也。籀文從囟,有發、臂、脛,在幾上也。--《說文》。按,像兒在襁褓中足併也。
子,子息。--《廣韻》
居然生子。--《詩·大雅·生民》
子也者,親之後也。--《禮記·哀公問》
子者,父之合也。--《春秋繁露基義》
子者,父之陰也。--《漢書·杜欽傳》
干、越、夷、貉之子,生而同聲,長而異俗。」--《荀子》
又如:子衣(小兒的胎衣
子zǐ
⒈兒,兒或女:~女。~孫。泛指人:男~。女~。
⒉稱從事某種行業的人:士~。舟~。
⒊〈古〉寫在姓氏後面〈表〉對人的尊敬:孔~。莊~。墨~。也指一個流派的人:諸~百家。
⒋〈古〉對人的敬稱(多指男子),相當於"您":以~之矛,陷~之盾,何如?
⒌舊時稱師長或門徒:夫~。弟~。
⒍植物的籽實或動物的生殖細胞:瓜~。油菜~。卵~。精~。魚~。
⒎幼嫩的:~雞。~鴨。~姜。
⒏〈古〉五等爵位(公侯伯~男)的第四等:~爵。
⒐〈古〉圖書分類法,四部(經史~集)的第三部。
⒑從母體產生的,跟"母"相對的:~金(利息)。~音(輔音)。
⒒地支的第一位,也用作次序第一。
⒓[子夜]深夜。
⒔[子時]深夜11時至1時。
⒕[子虛]虛無的,不真實的,假托的:~虛烏有。
⒖[子弟]
1弟弟,子侄等:職工~弟。
2後輩,年輕人:工農~弟。
⒗子(讀輕聲)詞的後綴。加在名詞、形容詞或動詞等的詞素之後:繩~。珠~。凳~。瘦~。瘸~。出了亂~。
⒘子(讀輕聲)少數量詞的後綴:一攬~。敲幾下~門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子zi 1.名詞後綴。 2.某些量詞的後綴。 3.用於動詞﹑形容詞詞素之後,構成名詞或名詞性詞組。 4.助詞。表示時態﹑動態,相當於"著"﹑"了"。 5.助詞。表示語氣。
放:意为解脱约束,发出,扩大,扩展,放弃等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24780次)
放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2501,第04卷下,放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页469第03
放〈動〉
(形聲。從,方聲。本義:驅逐,流放)
同本義 [banish]
放,逐也。--《說文》
見伯夷之放跡。--《楚辭·悲回風》
卿大夫外淫者放。--劉向《列女傳》
放驩兜於崇山。--《虞書》
放弒其君則殘之。--《周禮·大司馬》
放其大夫。--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
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。--《戰國策·齊策》
雖放流,眷顧楚國,系心懷王。--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
又
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?
又如:流放(把犯人驅逐到邊遠地方去);放伐(以武力討伐並放逐暴君);放徒(放野。放逐於野);放遠(遠逐);放廢(放逐罷黜);放遷(
放 fang
⒈解脫約束,獲得自由:解~。釋~。~松。~手。〈引〉
1散,耍:~學回家。~暑假。~工休假。
2趕牲畜或家禽到野外活動、覓食:~牛兒。~羊子。~鴨。~鴿子。
⒉任意,不拘束:~任自流。大~厥詞。~蕩不羈。
⒊發出,發射,點燃:~電。~炮。~焰火。~火燒荒。
⒋借錢財給人,收取利息:~債。
⒌擴大,擴展:~大一寸。~寬一尺。~眼世界。〈引〉花開:百花齊~。江南紅梅已~春。
⒍擱。置:安~。存~。~在床上。
⒎
【放心】消除憂慮和牽掛。
⒏
【放晴】陰雨之後轉晴。
⒐
【放棄】丟掉,不再保留。
⒑
【外放】舊時指京官調任出京任職。
⒒
【流放】
【放逐】舊時將人驅逐到邊遠地區。
⒓
【放哨】站崗、警戒或巡邏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放fǎng 1.倣傚;模擬。 2.依據。 3.彷彿,類似。 4.至,到。 5.姓。《書.堯典》有放齊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放fāng 1.並船。兩船並列。 2.背逆,違背。 3.副詞。正;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