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尉迟采有何涵义吗?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,提供姓名测试尉迟采算命,尉迟采名字测试,测名字尉迟采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,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,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尉迟采的含义。
| 汉字 | 繁体 | 拼音 | 五行 | 笔划 | 姓名学解释 |
| 尉 | 尉 | wèi | 土 | 11 | 多才巧智,天生伶俐,中年吉祥,晚年隆昌,榮幸之字。 (吉) |
| 迟 | 遲 | chí | 金 | 18 | (吉) |
| 采 | 采 | cǎi | 火 | 7 | 清秀巧妙,天生聰明,幼年辛苦,成功隆昌,二子吉祥。 (吉) |

尉:古代官名,一般是武官.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16050次)
尉字出处:[康熙字典]:页295第05
尉 wei
(會意。「尉」是「熨」的古字。表示用火熨燙繒布使之平展。本義:燙平衣服的火鬥,熨斗)
同本義 [flatiron]
尉,從上按下也。…持火以尉申繒也。--《說文》
火斗曰熨。--《通俗文》
又如:尉斗(藉熱力燙平衣服的火斗)
中國古代官名 [junior officer]。掌管軍事。春秋時晉國上中下三軍均設尉
八月官尉。--《淮南子·時則》
將歸死於尉氏。--《左傳·襄公二十一年》
忿恚尉。--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
尉笞廣。
尉挺劍。
奪而殺尉。
又如:尉侯(古代守邊的都尉與伺敵的斥侯);尉律(漢律令為廷尉所掌管,故稱「尉律」);尉
尉wei
⒈軍銜名。在"校"之下,在"士"之上。
⒉〈古〉官名:太~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尉yu
⒈[尉犁]地名。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。
⒉[尉遲]複姓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尉yun 1.燙熨。 2.指熨斗。

迟:本义指慢慢走。后引申为比规定或合适的时间靠后,不灵敏等含义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4620次)
迟字出处:[康熙字典]:页1254第17
迟
(形声。本义:慢慢走)
同本义。泛指慢 [walk slowly;slow]
迟,徐行也。――《说文》
迟,缓也。――《广雅》
废彻不迟。――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
行道迟迟。――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迟归有待。――《易·归妹》
陵迟故也。――《荀子·宥坐》
三日断五匹,大人故嫌迟。――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迟徐(缓慢);迟滞(缓慢阻滞)
迟钝;反应慢,不灵敏 [slow;obtuse]
料事同而迟速不同。――魏源《默觚下》
周少言重迟。――《汉书·杜周传》。注:“谓性非敏速也。”
迟疑;犹豫 [hesitate to]
寻声暗问弹者谁,琵琶声
迟 chí
①缓慢:行动~缓。
②比规定或合适的时间靠后:推~、~到早退。
③姓。
【迟暮】指人的晚年。
【迟效肥料】所含养分必须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肥料。其见效迟缓而后效长,适于作基肥。包括大部分有机肥料及溶解度小的无机肥料。
【迟疑】拿不定主意:~不决。
【迟滞】(流通)缓慢:河水~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迟(遲)chí
⒈缓慢:~缓。~ ~不走。
⒉晚:~到。~熟。
⒊不灵敏:~钝。
⒋长久:~久而不相及。
⒌[迟疑]犹豫不决。
⒍[迟明]黎明,天快亮的时候。
⒎[迟暮]〈喻〉衰老,晚年。
⒏[迟早]
①早晚。
②或早或晚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迟zhì 1.等待。 2.比及,等到。 3.想望,希望。 4.接待,招待。 5.副词。乃。

采:意为摘,开采,搜集等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13780次)
采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3773,第06卷上,木部第380字 [康熙字典]:页1290第06
采
(會意。從爪從木。甲骨文,上象手,下象樹木及其果實。表示以手在樹上採摘果實和葉子。本義:用手指或指尖輕輕摘取來)
同本義 [pick]
采,捋取也。--《說文》。字俗作採。
參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--《詩·周南·關雎》
采葑采菲,無以下體。--《詩·邶風·谷風》
采薇采薇,薇亦作止。--《詩·小雅·采薇》
行以肆夏,趨以采薺。--《周禮·樂師》。司農註:「樂名。或曰皆逸詩。」
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--晉·陶淵明《飲酒》
又如:採花;採果子;采及葑菲(對別人徵求意見時的謙辭)
引申為採集;搜集 [collect;gather]
古有
采 cǎi
1摘(花、果子):~蘑菇。
2開採:~礦。
3搜集:~樣。
4選取:~購。
3精神;神色:神~、興高、烈。
4同。又見cai。
【採茶撲蝶】鋼琴曲。劉福安作曲,根據福建民間舞蹈《採茶燈》改編。樂曲歡快活潑,表現了採茶女的喜悅心情。屬再現的三段體。
【採茶戲】戲曲的一種類別。是流行於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安徽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等省區的各種採茶戲的統稱。均由民間歌舞發展而成。藝術風格同花鼓戲、花燈戲相近。
【採訪】搜集尋訪。多用於新聞活動:~老工人、~新聞。
【采風】
1搜集民歌。
2創作人員到基層體驗生活,搜集材料。
【採納】接受(意見、建議、要求、方案)。
【採石之戰】南宋抗金重要戰役之一。紹興三十一年(1161)金廢帝完顏亮率軍攻宋,十一月自西採石楊林渡渡長江。南宋大臣虞允文召集宋軍將士在採石(今安徽當塗北)迎擊,大敗金兵。完顏亮因金軍內訌被殺,金軍撤退。
【採擷】
1採摘。
2採集。
【采邑制】始於8世紀的西歐封建土地佔有制。封主分封土地給封臣,封臣為封主盡一定的義務。初期采邑不可世襲,後逐漸變為世襲領地。采邑制促進了西歐封建制的形成和發展,至11世紀采邑制完全廢除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采 cai采地,采邑,古代諸侯分封給卿大夫的田地(包括耕種土地的奴隸)。又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