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夏及茴有何涵义吗?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,提供姓名测试夏及茴算命,夏及茴名字测试,测名字夏及茴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,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,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夏及茴的含义。
汉字 | 繁体 | 拼音 | 五行 | 笔划 | 姓名学解释 |
夏 | 夏 | xià | 火 | 10 | 出外吉祥,小心愛情厄,多才賢能,秀氣溫和,中年勞,晚年隆昌。 (吉) |
及 | 及 | jí | 木 | 4 | 事勞無功,奔波勞苦,多災難,出國大吉,晚年享福。 (吉) |
茴 | 茴 | huí | 木 | 12 | (吉) |
夏:一年四季里的第二季,夏天;中国的古称;朝代名。夏朝,约在公元前21世纪-公元前16世纪。第一代君主是禹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83270次)
夏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3354,第05卷下,夊部第10字 [康熙字典]:页245第12
夏
(會意。據小篆字形,從頁,從臼,從。頁,人頭。臼,兩手,,兩足。合起來像人形。本義:古代漢民族自稱)
同本義。也稱華夏、諸夏 [Chinese]
夏,中國之人也。--《說文》。朱駿聲曰:「就全地言之,中國在西北一小隅。故陳公子少西字夏,鄭公孫夏字西。」
泛指中國 [China]
蠻夷猾夏。--《書·舜典》。孔傳:「夏,華夏。」
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。--《公羊傳·成公十五年》。註:「諸夏外土諸侯也。謂之夏者,大總下上言之辭也。」
此之謂夏聲。--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。服註:「與諸夏同風。」
東夏之命。--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。
夏xia
⒈一年四季裡的第二季:~天。~種。
⒉中國的古稱:華~。
⒊朝代名。夏朝,約在公元前21世紀-公元前16世紀。第一代君主是禹。
⒋[夏歷]又叫"陰曆"、"農曆"、"舊歷"。此曆法的基本部分是夏朝創立的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夏jiǎ 1.木名。亦作"檟"﹑榎。參見夏楚。
及:本义指追赶上,抓住。后也有达到,趁着,比得上等含义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3070次)
及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1908,第03卷下,又部第16字 [康熙字典]:页165第03
及
(會意。甲骨文字形,從人,從手。表示後面的人趕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。本義:追趕上,抓住)
同本義 [overtake;catch up with]
及,逮也。--《說文》
使人追宋義子,及之齊,殺之。--《史記`項羽本紀》
無庸,將自及。--《左傳隱公元年》
又如:趕不及(來不及);企及(希望趕上);來得及(能夠趕上);及面(見面);及時應令(與季節令令相適應)
至,達到 [attain;reach]
及,至也。--《廣雅》
及期。--《儀禮聘禮》
不及黃泉,無相見也。--《左傳隱公元年》
及郡下,詣太守,說如此。--陶潛《桃花源記》
及諸河,則在舟中矣。--《
及ji
⒈到,至,達到:自古~今。由此~彼。〈引〉牽扯:波~。涉~。邪行不~於己。
⒉趕上,追上:還來得~。趕不~了。
⒊乘,趁著:~時。~早出發。
⒋如,比得上:我不~她。
⒌連詞。和、與、跟:報、刊、雜誌~其它出版物。我、你~幾個同班同學一道去公園。
茴:指茴香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1100次)
茴字出处:[康熙字典]:页1029第02
茴
茴香 [fennel]
茴,茴香。--《玉篇》
蘹香,北人呼為茴香,聲相近也。--《本草綱目》引蘇頌《圖經本草》
該種植物種子,常用作香料 [aniseed]
茴香
[fennel]︰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(Foeniculum vulgare),因種子有芳香氣味而栽培
[aniseed]︰植物茴香的種子,常在制加香酒及烹飪中用作一種香料
茴香豆
茴香子
[aniseed] 茴香的種子,時常在制加香酒及烹飪中用作的一種香料
茴hui
⒈[茴香]又叫"小茴香"。多年生草本,葉分裂呈絲狀,花黃色。果實長橢圓形,像麥粒,可作調味香料或供藥用。嫩莖葉可作蔬菜吃。
⒉[八角茴香]又叫"大茴香"、"八角"或"大料"。常綠小喬木,葉長橢圓形。初夏開紅花。果實呈八角形,紅棕色,有香味,供調味用,也可制香料。枝葉和果實可提取八角茴香油,供醫藥或工業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