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咸离疏有何涵义吗?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,提供姓名测试咸离疏算命,咸离疏名字测试,测名字咸离疏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,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,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咸离疏的含义。
汉字 | 繁体 | 拼音 | 五行 | 笔划 | 姓名学解释 |
咸 | 咸 | xián | 水 | 20 | 克父命,清雅伶俐,中年吉祥,晚年劳神,身闲心苦。 (吉) |
离 | 離 | lí | 火 | 19 | 不祥之字,多灾难,刑偶伤子,事劳无功,病弱短寿。 (吉) |
疏 | 疏 | shū | 金 | 12 | (凶) |
咸:都、皆;盐的味道,跟淡相对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7400次)
咸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0871,第02卷上,口部第93字 [康熙字典]:页187第19
咸
(会意。据甲骨文。从戌,从口。戌是长柄大斧,“口”指人头。合起来表示大斧砍人头。本义:杀)
同本义 [kill]
咸刘厥敌。――《书·君奭》
毕;终 [finish]
迄始皇三载而咸,时、激、地、保、人事乎?――汉·扬雄《法言》
感应 [sense]
…窕则不咸。――《左传》
又如:咸腓(妄动);咸感(阴阳相感,夫妇相和)
咸
普遍都,全部 [all]
咸,皆也,悉也。――《说文》
庶绩咸熙。――《书·尧典》
周邦咸喜。――《诗·大雅·崧高》
村中闻有此人,咸来问讯。――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咸怃然。――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京城
咸(
⒉鹹)xián
⒈都、皆:~知。老少~宜。
⒉盐的味道,跟"淡"相对:~肉。菜~了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咸jiān 1.束棺木的绳索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咸jiǎn 1.通"减"。剪除;灭绝。参见"咸黜"。 2.姓。
离:分开,分别。违背。相距,隔开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800次)
离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9683,第14卷下,禸部第3字 [康熙字典]:页848第07
离
(形声。从隹,表示与鸟类有关,离声。“离”是“鹂”的本字,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。本义:鸟名。即黄鹂,也称仓庚,鸣声清脆动听)
同本义 [Chinese oriole]
离,离黄仓庚也。――《说文》
離为雉、九家,離为鸟,为飞、为鹤、为黄。――《易·说卦》
离则配禹。――《颜氏家训》
流離之子。――《诗·邶风·旌丘》
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。――杜甫《绝句》
长离,传说中的凤鸟,比喻有才华的人 [a legendary bird]
双鸾游兰渚,二离扬清晖。――傅长虞《赠何劭王济》
八卦之一,象征火 [fire]
离,为火,为日。――《易·说卦》
通
离(離)lí
⒈分开,分别:~开。~别。~婚。~职。分~。
⒉违背:背~。
⒊相距,隔开:距~。隔~。我家~学校有一里路。
⒋缺少:生活~不了粮食。
⒌八卦之一,代表火。
⒍[离奇]奇特的,不寻常的。
⒎[离间]从中挑拨,破坏团结。
⒏[离子]原子或原子团失去或获得电子后称"离子"。失去电子的带正电,叫"正离子"或"阳离子";获得电子的带负电,叫"负离子"或"阴离子"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离chī 1.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。 2.猛兽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离gǔ 1.山名用字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离lì 1.丧失。 2.去掉;弃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离lǐ 1.见"离跂"。
疏:去掉阻塞,使畅通。也指分,分散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670次)
疏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9738,第14卷下,×部第3字 [康熙字典]:页767第23
疏
(會意。「疋」有通的意思。本義:疏導,開通)
同本義 [dredge]
疏,通也。--《說文》。疋者,破包足動也。孕則塞,生則通。因轉注為開通分遠之誼,俗字作疏,故漢疏廣之後,隱其半為束氏。
疏為川谷,以導其氣。--《國語·周語》。註:「通也。」
禹疏九河。--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疏為川瀆、溝洫、陂池。--《柳宗元《天說》
水之利害,自古而然。禹疏溝洫,隨山浚川。--《史記·河渠書贊》
又如:疏決(疏浚;開通);疏漏(漏水);疏源(疏通水源);疏瀹(疏浚,疏通);疏辟(疏通開浚);疏滌(疏浚清理;疏通清除);疏治(疏通治理);疏鑿(打通阻塞
疏shū
⒈去掉阻塞,使暢通:~通。~導。~河道。
⒉分,分散:~隊。~散。
⒊稀,不密:稀~。~星。~落。
⒋不親密:~遠。
⒌粗:~食。
⒍粗心,不周密:~忽。~漏。
⒎不熟悉:生~。
⒏空虛,不實:空~。才~學淺。
⒐註釋古文並對前人的註釋加以引申或說明:~證。注~。
⒑分條陳述。舊時又指給皇帝的奏議:奏~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疏shu 1.分條記錄或分條陳述。 2.奏章。 3.指上奏章。 4.指闡釋經書及其舊注的文字。 5.引申為闡釋。 6.指書信。 7.僧道拜懺時所焚化的祈禱文。 8.舊時募化用的簿冊。 9.指捐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