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吉结冰有何涵义吗?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,提供姓名测试吉结冰算命,吉结冰名字测试,测名字吉结冰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,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,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吉结冰的含义。
汉字 | 繁体 | 拼音 | 五行 | 笔划 | 姓名学解释 |
吉 | 吉 | jí | 木 | 6 | 不吉之字,憂心勞神,有牢獄之災,有愛情厄,晚年吉祥。 (吉) |
结 | 結 | jié | 木 | 12 | 一生清雅多才,义利分明,中年成功隆昌,晚年劳神。 (吉) |
冰 | 冰 | bīng | 水 | 6 | 憂心勞神,事勞無功,中年有災,晚年吉祥。 (吉) |
吉:吉字主要指善、利,与凶字相对。另外,吉字还指农历每月的初一,称为初吉。由于吉字是一个含义较好的字,由它所组成的词语如吉利、吉祥、吉庆、良辰吉日等都充满喜庆色彩,因此也多用于人名中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249410次)
吉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0875,第02卷上,口部第97字 [康熙字典]:页175第02
吉
(會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象兵器,下象盛放兵器的器具。合起來表示把兵器盛放在器中不用,以減少戰爭,使人民沒有危難。本義:吉祥;吉利)
同本義 [lucky]
吉,善也。--《說文》
禮義順祥曰吉。--《周書·武順》
安貞吉。--《易·坤》
吉哉。--《書·皋謨》
文王當興,赤雀適來;…吉物動飛而聖遇也。--《論衡·初稟》
吉服(古代祭祀時穿的禮服);吉帖(婚帖,庚帖);吉讖(預示吉祥的隱語或圖記);吉羊(吉利祥瑞。古代器物上多銘刻「吉羊」二字。羊,古祥字);吉卜(吉利的卜兆);吉幸(吉利幸運);吉征(幸運的徵兆)
善;美 [good]
吉事先近
吉ji好的,有利的,善美的,幸福的:~日。~利。~祥。~人天相。萬事大~。
结:结用作名词时,指用绳、线、皮条等绾成的疙瘩。作动词表示系,编织,扎缚,凝聚,联合,了毕,收束等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25030次)
结字出处:[康熙字典]:页944第25
结
植物生长果实 [bear fruit]。如:结瓜;开花结果
结
坚硬;牢固 [solid]。如:地很结
健壮 [stout]。如:结实
结
用绳、线、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[knot]。如:解结;蝴蝶结;装饰结
旧时向官府承担责任或承认了结的书面的字据 [written quarantee]。如:保结;具结;印结;甘结;结状(旧时向官府出具的表示证明、担保或了结的文书)
关键 [key]
诚信者,天下之结也。――《管子》
被联结的状态 [junction]。如:生长结;p-n结
通“髻”。总发,挽发而结之于顶 [wispy bun;hair worn in a bun or coil]
激楚之结,独秀先些。――《楚辞
结jié
⒈系,编织,扎缚:打~。~绳。~毛衣。张灯~彩。〈引〉问题所在处:症~。又指编结成的东西:活~。蝴蝶~。
⒉聚,凝聚:水已~冰。~晶体。
⒊合,联合:~合。~社。~交。
⒋了毕,收束:~业。~束。~账。
⒌作为保证的一种字据:具~。
⒍搭,构建:~庐在人境(庐:房子。人境:人间)。
⒎[结口]不敢开口,缄默不言。
⒏[结舌]因害怕或理屈说不出话:吓得他张口~舌。
⒐[结构]
①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排列搭配: 文章~构。经济~构。
②建筑物上承担重力的构造:砖木~构。
③内部构造:组织~构。机器~构。
⒑[结论]对人或事物所下的总结性论断。
⒒[结果]
①植物长成所结的果实。
②事情的终了或发展到一定阶段:那件事已有了~果。
③旧小说中指将人杀死:~果了那厮的性命。
⒓[结核病]传染病之一,病原体是结核杆菌。
⒔见jiē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结jiē
⒈植物长果实或种子:这棵梨树,今年刚~果。
⒉[结实]
①植物长果实或种子。
②坚固,牢靠:这堵墙挺~实。
③健壮:他虽老,但身体很~实。
⒊[结巴]口吃的通称,或指口吃的人。
⒋见jié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结成。"执雠"。
⑾ 朋友;至交。
⑿殷代的世家大族。
⒀通"墊"。陷下。姓。殷祖己之后迁于挚,分为挚执二姓。《随巢子》有执无鬼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结jì 1.发髻。
冰:指水冻结而成的固体。作人名多取其高尚、纯洁、没有杂念之意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306590次)
冰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7469,第11卷下,仌部第2字 [康熙字典]:页131第24
冰
(會意。從冰,從水。金文作「冰」。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後,體積增大,表面上漲(上拱)形。《說文》:「凍也,像水凝之形」。小篆繁化,增加「水」變成。從「冰」從「水」的會意字,於是「冰」就專用作部首。本義:水凍結而成的固體)
同本義 [ice]
冰,水堅也。--《說文》
履霜堅冰至。--《易·坤》
迨冰未泮。--《詩·邶風·匏有苦葉》
冰者,陰之盛而水滯者也。--《漢書·五行志》
冰,水為之。--《荀子·勸學》
冰解而凍釋。--《管子·五行》
公徒釋甲,執冰而踞。--《左傳·昭公二十五年》
又如:冰扳(冰鎮);冰麝(冰片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