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却周亦有何涵义吗?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,提供姓名测试却周亦算命,却周亦名字测试,测名字却周亦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,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,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却周亦的含义。
汉字 | 繁体 | 拼音 | 五行 | 笔划 | 姓名学解释 |
却 | 却 | què | 木 | 9 | 刑偶伤子,天生聪明,多才伶俐,成功荣贵,女人多灾。 (吉) |
周 | 周 | zhōu | 金 | 8 | 聰明伶俐,多才多能,中年成功,晚年勞神。 (吉) |
亦 | 亦 | yì | 土 | 6 | 出國之格,出外逢貴得財,中年成功隆昌,秀氣榮貴。 (吉) |
却:副词,表示转义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350次)
却字出处:[康熙字典]:页159第19
却
(形声。本作“却”,俗字作“却”。从卩,谷声。卩,象人下跪的样子,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。从“卩”与脚的活动有关。本义:退)
同本义 [step back;retreat;withdraw]
却,节欲也。――《说文》。按:“退也”。
却行仄行。――《考工记·梓人》
吾行却曲。――《庄子·人间世》
怒战栗而却。――《战国策·秦策》
却下而载之。――《仪礼·既夕礼》
却骐骥以转运兮。――《楚辞·愍命》
北救赵而却秦。――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已却秦存赵。
持璧却立。――《史记·廉颇蔺相列传》
曳笏却立。――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又如:退
却(卻)què
⒈退:退~。望而~步。
⒉推辞,谢绝,不接受:推~。谢~。~而不受。
⒊去,掉:冷~。忘~。失~。
⒋副词。还,且,倒:~话巴山夜雨时。大家都去,他~不去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却xì 1.空隙;间隙。 2.嫌隙;隔阂。
周:一指姓氏。二指全面、普通。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91350次)
周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0876,第02卷上,口部第98字 [康熙字典]:页181第36
周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在「田」裡加四點,郭沫若認為「周象田中有種植之形。」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。小篆析為會意,從用口。段玉裁認為,善用口則周密。本義:周密;周到而沒有疏漏)
同本義 [careful;meticulous;well-considered]
周,密也。--《說文》
忠信為周。--《國語·魯語》
自周有終。--《禮記·緇衣》。註:「忠信曰周。」
人不可不周。--《管子·人主》。註:「謂謹密也。」
其藏之也周。--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
輔周則國必強。--《孫子·謀政》
責己也重以周。--唐·韓愈《原毀》
又如:周悉(周密);計劃不周;周謀(
周zhōu
⒈環繞,循環:繞場一~。~而復始。
⒉圈子,四圍:圓~。~圍。工廠四~有花草樹木。
⒊遍及,普遍:~身。眾所~知。
⒋時期的一輪:~期。~年。特指一個星期:~末晚會。
⒌給,接濟,救濟:~濟。~人之急。
⒍完備,全面:~到。~全。~密。設想甚~。
⒎物理學上把物體完成一次振動叫"一周"。
⒏朝代名:
1周朝(西周、東周),約公元前1066年-公元前256年。第一代君主是姬發(周武王)。
2北朝之一,又稱"北周"。公元557年-581年。第一代君主是宇文覺。
3五代之一,又稱"後周"。公元951年-960年。第一代君主是郭威。
⒐[周折]反覆曲折,不順利。
⒑[周旋]
1交際,應酬。
2對付,打交道。
⒒[周章]
1苦心,周折:頗費~章。
2倉皇驚慌:狼狽~章。
⒓[周轉]
1資金的開支調度使用。
2物品的輪流使用。
亦:1、人的腋窝;2、副词。也;也是;又;尚;犹;已;已经;3、连词。假如,如果;4、助词,无义;5、实在;毕竟;6、姓。(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:63550次)
亦字出处:[说文解字]:编号6580,第10卷下,亦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页88第09
亦
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在「大」(人)旁加兩點,指示兩腋所在。「腋」的本字。本義:人腋窩) 同本義 [armpit]
亦,人之臂亦也。--《說文》。字俗作腋
胳謂之腋。--《廣雅》
腋在肘後。--《埤蒼》
亦
也;也是 [also]
亦免冠徒跣,以頭搶地爾。(也不過是摘了帽子,光著腳,把頭往地上撞罷了。搶,撞。)--《戰國策·魏策》
亦盛矣哉。(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!)--明·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亦以明死生之大。(也就是為了用它表明死生的重大意義。以,用,後面省略了賓語「之」)。--明·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攻一時,敵退,三保亦自喜
亦yi也,同樣,也是:人云~雲。反之~然。~步~趨(形容處處摹仿,追隨他人)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亦yī 1.人的腋窩。 2.副詞。也;也是。 3.副詞。又。 4.副詞。尚;猶。 5.副詞。已;已經。 6.副詞。僅僅;只是。 7.副詞。皆。 8.連詞。假如,如果。 9.助詞,無義。 10.實在;畢竟。 11.猶以。 12.通"奕"。大。 13.通"奕"。重,累。參見"亦世"。 14.通"易"。 15.姓。宋有進士亦尚節。見《萬姓統譜》。